传递“中国温度”

网站首页    传递“中国温度”

 

传递“中国温度”

       在距离祖国万里之遥的非洲乍得Kome管道末站,除夕夜,马亮站在中控室的大屏幕前,注视着变化着的各项设备运行参数。窗外,站区的灯光在夜色中格外明亮耀眼,照亮了这个远离家乡的“孤岛”。这里没有张灯结彩,也没有鞭炮齐鸣,但对海外的中国石油人来说,这是一个特殊的日子——春节。

       从中控室出来,马亮掏出手机看了眼时间,北京时间已经是大年初一凌晨,而这里还是除夕夜。他习惯性地打开微信,置顶的对话框里,妻子发来了一段女儿拜年的视频:“爸爸,这是你出国工作以来第6次没有在家陪我过年了。我好想你,祝你新年快乐!”

2016年,马亮第一次踏上非洲大陆。那时的Kome末站刚刚建成投产,连接着Ronier油田和乍喀管道,是乍得公司原油外输的“大动脉”。9年过去,马亮从一名普通员工成长为乍得公司管道部副经理,见证了Kome末站发展的每一个重要时刻。“看着站场一天天发展壮大,就像看着自己的孩子成长一样。虽然不能回家过年,但我知道,我的坚守是有价值的。”马亮说。

       “春节期间是安全生产的关键时期,大家一定要严格遵守精细化巡检要求,绝不放过任何一处安全隐患。”马亮对准备出去巡检的中乍员工说道。他要求大家在巡检过程中按照既定时间节点,对阀门、加热炉、输油泵等关键设施进行细致全面的检查,确保能够及时发现并有效排除潜在的隐患和风险。

       每天清晨,马亮都会沿着站区巡检路线走上一圈 ,检查各个关键设备的运行情况。“Kome末站就像我的第二个家。”马亮说,这里的一草一木他都再熟悉不过。酷热的天气里,他的工服总是被汗水浸透,但他说:“习惯了,这里的太阳比国内的烈,但我们的工作热情更烈。”

       除夕夜,马亮和往常一样,在站区巡视完一圈后,才回到宿舍和家人视频。“爸爸,你看我包的饺子!”视频那头,女儿兴奋地展示着自己的“作品”。马亮的眼眶有点湿润:“孩子妈妈总说我在守护着‘中国温度’,这让我觉得我的工作很有意义。”

       在这个平凡的春节里,像马亮这样坚守在海外生产一线的中国石油人还有很多。他们用责任和担当在异国他乡书写着动人的奋斗故事,他们是“一带一路”建设的践行者,在全球各地传递着“中国温度”。(通讯员 赵颖 唐甜)

2025年2月11日 11:58
浏览量:0
收藏

ARTICLES

文章详情

提示

成功加入收藏夹!
收藏夹内共有 0 篇文章, 0 个产品

提示

你已收藏了该文章!